举办英语兴趣班、背诵大量古诗词、学习20以内的算术……
举办英语兴趣班、背诵大量古诗词、学习20以内的算术……在许多幼儿园,将小学的学习内容大量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日前,我省幼教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简而言之就是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课程资源、教学规范、教学方法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许多幼儿园将教授幼儿识字和算术作为校园学习的主要内容,甚至还举办各类语文、数学、英语补习班或兴趣班。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师范学院常务副院长杨焕南告诉记者,学前教育小学化超越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容易使学前儿童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杨焕南表示,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就是浪费时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识字、算数和英语学习中。不少家长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识字量、算术能力和外语学习情况,作为衡量幼儿园质量的唯一标准。为了迎合家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许多幼儿园不断将小学内容运用到课堂教育中。此外,部分幼儿园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无法配备幼儿游戏活动所需的大量教学设备和游戏器材,也只能将课堂教授算术和识字等知识作为校园活动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