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大旗下,原创动漫却走进“做一部,赔一部”的怪圈。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动漫企业有85%处于亏损状态。我市三家公司仅仅是国内原创动漫产业的尴尬缩影。
由于动漫产业链的缺陷,好作品卖给电视台并不能盈利,只能从衍生品赢得微利,大部分动漫企业依靠政府的补贴维持运转。没有任何补贴的动漫企业,生存状态弥艰。
中国动漫一直仿日、仿美,我们自己的东西还没有形成。戴肚兜、扎小辫只是最外在的中国形象,但真正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探索。
这段时间,记者在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采访时发现,曾经风头强劲的高路动画已经人去楼空。而在三年前,高路动画拥有几百人的团队,正雄心勃勃地筹划几部原创动漫连续剧的制作。如今,随着战略的调整,高路动画在青岛的发展画上了句号。
记者同时了解到,几年前,市软件园“四大家”中,除高路动画外,灵镜数码早在2010年即悄然移师北京,四维空间放弃制作动画连续剧而转攻文化旅游,只有水晶石发展势头强劲。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解释其中奥秘:四大家’中,水晶石日子过得好,因为它一直没有投入原创动漫。而其他三家都因为制作动漫而赔了本。”
记者日前走访了我市部分从事原创动漫创作的企业,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见微而知著,从几家企业的兴衰或可管窥整个产业发展之一斑。
动漫是烧钱的买卖?
三年前,记者采访灵镜数码媒体科技研究(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磊时,这位浸淫该行业十几年的行家曾说:动漫是个烧钱的买卖,如果做不好,钱扔到水里,连响声都听不到。而彼时,高路动画正在野心勃勃地扩充规模,立志成为中国最大的水墨动漫生产者;四维空间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也通过联合制片的方式,与国外团队合作,埋头制作《小老虎》等多部动画连续剧。
一语成谶。三年后,市南软件园内的“四大家”,除了水晶石日子过得不错,其他三家的情况各有不同:高路“遣散”了几百人的团队,如今已人去楼空,董事长张路伟大部分时间不在青岛;灵镜数码早在2010年就悄然移师北京,这家企业从深圳挥师北上,几年之后在综合考量资金、平台等多方面因素后黯然离青;如今,四维空间只保留了几十人的动漫制作团队,几部联合制作的动漫连续剧因无法在中国播出,而转行主攻文化旅游,以后将通过高科技手段打造主题公园。
由高路动画制作的52集原创三维动画片《西域历险记》总长572分钟,总投资1300余万元,由258位动画师历时近3年完成。该片的创意、制作、合成均在省内完成,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山东原创”,也是我省第一部全三维动画长片。不过,这部动画片却让高路亏了“差不多亏了1000多万吧,”说这话时,张路伟语气颇为犹豫,似乎有所保留。而四维空间总经理王恒晋甚至不想提及到底亏了多少“亏大了。电视动画片的赢利模式太不清晰,好在我们及时调整了经营方向。如果一直做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言语之中仍然心有余悸。
在各地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大旗下,原创动漫却走进“做一部,赔一部”的怪圈。去年5月在深圳举行的文博会上发布了《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2)》。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动漫企业有85%处于亏损状态。我市三家公司仅仅是国内原创动漫产业的尴尬缩影。
“补贴”背后的“不公平”
原创动漫为何陷入泥淖?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动漫产业链的缺陷,好作品卖给电视台并不能盈利,只能从衍生品赢得微利,大部分动漫企业依靠政府的补贴维持运转。没有任何补贴的动漫企业,生存状态弥艰。
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的后起之秀安尼奇动漫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树安这样解释个中原因:“妈妈对孩子太溺爱,孩子往往长不好。企业生存得好,最重要的是要有明晰的经营模式。现在,不少动漫企业盯准了政府补贴,压低制作成本,再到各级电视台攻关,只要动画片播了就挣钱。政策补贴已成为企业收入的重要一部分。”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扶持原创动漫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多以按分钟数补贴。一部电视动画片登陆央视,可能会获得每分钟几千元的政府补贴。如果企业将成本压得足够低,完全可以通过赚取这部分补贴实现盈利。显然,政府资金的直接介入,表面上是扶持,实际上却有违市场本身的规律。
所以,尽管从表面上看,原创动漫“做一部,赔一部”,但我国动漫依然高歌猛进。《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2)》称,2011年国产动画片数量超过35万分钟。
其实,动漫连续剧的制作周期很长,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亦不过分。然而,我国的动漫却浮躁得很。档期比品质更重要,需要几年制作的动漫片常常会被压缩到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有专家认为,政府补贴直接影响了本就脆弱的动画市场。
“青岛动漫”任重道远
去年2月9日,广电总局通告了2011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作为文化大省,山东以1部、572分钟排名第21。而排名第一的浙江省,制作发行的电视动画片为71部、47545分钟。我省唯一制作发行的电视动画片正是高路动画的《西域历险记》。
从这个角度看,《西域历险记》成为高路动画移师北京之前送给我省的一份大礼。对于离开青岛的原因,张路伟说:“制作动画片并不赚钱。所以高路动画要转型,转到电影发行等其他文化领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的主要团队在北京。”
尽管“转型”是离开青岛的主因,但在言语之中,张路伟也对青岛动漫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相对于杭州、苏州等其他城市,我们应该建设更完善的发展环境,加大环境扶持力度。同时,对动漫这一新兴行业,管理、服务应该更加完善。同时,我也希望青岛本土的动漫圈子能够不再浮躁,企业间从竞争走向合作。”
不过,在众人唱衰动漫、退出原创的时候,产业园内的另一家企业安尼奇却开始跃跃欲试。2011年下半年,这家企业开始涉足动漫制作领域,主要承接外包项目。对于动漫连续剧,这家公司可以完成剧本、创意、人物设计等从头到尾的全部制作过程,但这家企业却并没有急于进军原创动漫领域。齐树安说:“企业生存是王道。做外包,可以让我们过得很滋润。现在,我们通过做外包来积淀人才和资源,等到市场环境好了,再制作自己的动漫产品。”
安尼奇副总经理胡昕认为,之所以没有急于制作自己的原创,是因为还没有想好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特有的东西。“中国动漫一直仿日、仿美,我们自己的东西还没有形成。戴肚兜、扎小辫只是最外在的中国形象,但真正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探索。”点击进入中外玩具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