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住河北省三河市的家长赵女士拨打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4岁的儿子小宝(化名)在燕郊幼幼幼儿园上中班,一周之前她发现孩子的臀部有五个针眼。经过询问后,孩子说:这是幼儿园的老师拿针扎的。别的家长也曝光说家里的孩子有类似情况。
四五岁的孩子,连路都走不太稳,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被送进幼儿园,交的费用动辄成千上万,可是在幼儿园的安全却不能得到保证,也不乏一些幼师缺乏职业操守,对孩子严苛以待,甚至暴力相向。如果说家长可能撒谎的话,那童言无忌,断不会编造出让人骇闻的事情。但是幼儿园方面却矢口否认,不但不提供完整的监控录像,还言之凿凿称“家长所说与事实严重不符,本幼儿园保留诉讼法律的权利”。
而在记者调查走访过程当中,执法部门又是怎样处理的呢?一方面调查消极怠慢,在家长报警后,也只是走走过场,以证据不足为由搁置在那儿;另一方面当记者干预其中的时候,警方并没有责令幼儿园方面提供完整的录像资料,更没有调查更多受害方。教委更是高调回应“说白了吧,我们现在就没法做什么了,我们的职能就是协调”。如此霸气的回复,让人大跌眼镜。教委不协同警方深入调查,却挂起“免战牌”,一副袖手旁观的尊荣。
纵观这几年来曝光的幼儿园虐童事件,鲜有警方主动介入调查的,只是在民众曝光后,迫于舆论压力,被动执法;而幼儿园一方一开始拒不承认,到后来还不是水落石出了么?“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儿干诬赖园方,毕竟闹出这样的事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一定影响。
现阶段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管理混乱、收费昂贵、师资质量稂莠不齐的现状人所共知,而为什么它们能越办越红火、屡查不禁呢?首先是由于幼教资源“僧多粥少”,不仅是幼儿园少,连幼师也少,就算事件曝光,也不用担心没有生源;其次,它们发生暴力事件后,法律对其惩戒手段过轻,不是当事老师被辞,就是赔些损失费了事,导致一些幼儿园有恃无恐;再者,部分教育监管部门形同虚设,只会做“事后诸葛亮”;执法部门“被动执法”的现象也让个人大失所望,人人皆有儿女,为何它们就不能设身处地为百姓想想呢?
为何就不能积极主动一些呢?
这些问题的连续曝光说明,幼教市场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国家在分配改革发展红利时,教育投入应该向幼儿教育倾斜,加强幼师行业的教育和培训,毕竟幼儿的启蒙教育颇为重要;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规章,对出现这类事件的幼儿园严惩不贷,轻则停业整顿,重则刑事处罚,以儆效尤;而对于教育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必须要转变它们被动监管、被动执法的老一套,一旦发现官商“勾肩搭背”的情况,必须从严从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