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业网

教育APP潜藏致病隐患 小心信赖成依赖

亲子应用

2017年10月19日

  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作为手段和技术,已经出现在了中小学教育中。最近为了帮助家长解决检查作业的问题,还有一款神奇APP“爱作业”成了“网红”。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必然会渗透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但关于教育APP的使用效果,目前来说还是有利亦有弊,有待时间检验并优胜劣汰的。

  教育APP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尤其是一些APP软件的操作界面、整合资源等方面处理得相当成熟,且结合教育部规定的正规教材,加之增添了许多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一方面对孩子们会而言,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从而助力个性化教学的实现,以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成绩。

  不过,教育APP虽然好处多多,但其相应负面作用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更须引起警惕。比如,据报道,同质化、缺乏儿童视角、内容老套、制作粗糙成当下不少儿童教育APP的“四宗罪”;而一些APP还自带吸金功能,作业部分是免费的,自学则需要收费等等,这些教育类APP也是难让人放心。

  除此之外,教育APP引发的“依赖症”也不容小觑。比如,有的APP自带游戏功能,且号称寓教于乐,孩子就有可能借此名正言顺地投身智能手机世界。这对辨识能力有限的孩子而言,就有可能因把握不好尺度,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还如,布置作业通过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发布,学生做作业需要下载不同的应用软件来完成,如此也容易形成APP依赖症。

  同时,从教育效果而言,APP作业的形式比较新颖,尤其像英语,都有语音跟读功能,可以训练孩子的听说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APP作业也不可替代传统作业,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也就是说,APP再智能也是一个工具,即便在“互联网+教育”成为常态的背景之下,学校教育也须坚持以“人”为本,不能太过依赖智能设备。

  因此,对教育APP可以信赖,但决不能过分依赖。一则需要把好各类教育APP质量关;二则也应做好互联网媒介素养的普及,让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这些智能设备;三则学校应规避对APP的“强推”,不能让APP绑架了孩子的课堂和课余生活;再者,对于家长,也应履行好相关责任,谨防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被APP所替代。

  数字显示,到2017年8月,我国在线教育app市场规模达到2.76亿,行业整体渗透率为29.3%。又如专家所言,未来教育一定是教师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的,未来也需要“人机共生”的教育——用“机器的智慧”和“人类的情感”共同去达成个体生命的丰盈和成长。因此,在看到这一片经济蓝海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未来。

  (原标题:谨防教育APP信赖成依赖)

+1

来源:东方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