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儿童内容赛道备受关注,且产品展现类型丰富多彩,囊括故事类、IP动画类、歌曲类和游戏类。小伴龙立足IP为3-8岁儿童打造陪伴式早教产品,目前,小伴龙从单一APP产品,现已拓展垂直领域内多款产品。产品涵盖英语(2-12岁)、数学、识字、唐诗、阅读、儿歌(0-6岁)、艺术、运动八大主题内容。
因为儿童早教市场作为重要的儿童产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中儿童早教产品因可向低龄下探索,在学龄前被视为听、说认知来源的黄金期,最低年龄下探至0岁。
据易观数据显示,2019年1月-6月,小伴龙月活用户在600多万,日活用户在200万左右,安卓装机用户在5亿。值得注意是小伴龙为保持创新性在内容研发上小伴龙自主研发小伴龙系列,开发了大量的幼儿游戏,定时每周上线一个新故事。新的内容是碎品化的,一个知识点一个内容,按照1个碎片化1元收费。截止2019年9月,收费内容20个左右,月付费用户超过50万。碎片化教育付费内容的好处在于碎片化有层次递进的内容,内容锁住需要付费打开,孩子驱动家长完成支付。
目前小伴龙收费有小伴龙优学课程,收费模式为单个购买+拼团+会员付费三种方式。单个拼团分类的价格在30~50元左右,单个分类下面包括很多个内容可供选择。
同样以通识教育展现的品牌还有口袋故事,口袋故事app为0-12岁儿童打造有声故事平台,其故事内容包括绘本、儿歌、唐诗、小学课文等多种类型。在资本方面,口袋故事曾获得4次融资,2018年获得七海资本、上海越银投资3000万元的B轮融资。据悉,平台上的付费SKU超过1万,付费率近5%,且随着用户付费意愿的增长,付费SKU的比例也在增加。。
随着,人们对知识付费的接受程度逐渐升高,内容平台的变现模式变得慢慢清晰起来。从产品打造上,产品除了可与儿童文化、在线教育相结合,还可以智能终端相结合,比如音箱、穿戴设备等。口袋故事是故事机、智能音箱、机器人、车载设备等智能终端提供内容。同时宝宝巴士、小伴龙、凯叔讲故事同样也是与智能终端相结合。
儿童早教APP带有互联网平台业务的逻辑,用户的需求是内容,内容的背后是流量,流量的背后就是变现。
儿童早教APP的变现模式在音频领域分为B端和C端,其中在C端领域,可单个购买、包月,展现形式可以拼团购买,其单个购买单价低,便于转化;B端领域,典型的是License(软件许可模式)计费模式,即一个活跃终端在一定时间周期之内,为平台支付授权费用。
另一些早教APP产品在积极拥抱IP,希望通过IP的流量入口价值,在其商业变现上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儿童内容产品开发难的原因?
随着家庭教育的投入、低龄启蒙教育理念的渗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据亿欧智库预测,中国在线启蒙市场整体规模在2019年约在460~800亿元之间,未来6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4.41%的水平持续增加。到2025年,在线启蒙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000亿至1800亿元之间,成为千亿量级的市场。但这个千亿的市场启蒙APP们还面临哪些痛点?
1、消费者偏好不同
家长选择早教APP多数是偏向早“教”,希望通过早教启蒙APP让孩子在玩乐的同时学到知识或者某一方面的才能。在产品定位上,比如叽里呱啦、DaDababy强调知识性,而咿啦看书、凯叔讲故事通过绘本、故事将知识提供给孩子,但陪伴性的目的性更突显。对于开发内容产品而言,父母与孩子的兴趣不同,且儿童消费者表达能力有局限性,消费需求体验难以及时评测。
2、制作成本重投入;
产品周期长,消费周期短,伴随儿童年龄增长,很可能儿童感兴趣的内容会成为闲置品;儿童有声内容产品制作可以分为广播剧、多人配音、有声朗读,需求专业作家、录音人员,当然不同平台对内容理解和投入不一样都存在差别。不同类型产品也存在着差异,做动漫、儿歌、有声故事、游戏,影视,要保证品质,不仅投入高,开发周期长,还要持续重投入。
3、儿童产品运营难度大;
在运营方面,首先,成人产品表现为分类导航,个性化推荐,儿童市场产品具有复杂性,且产品类型多,行业跨度大。其次,使用用户兼具家长和孩子,就孩子年龄跨度而言,不同年龄阶段内容需求不一样。最后,由于产品跨度大而导致分段消费不均,很难形成完整的价格体系,且低端儿童内容产品泛滥,竞争压力大。这些考验公司对产品内容运营的专业性。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